正在阅读:汉服形制之上衣下裳!
分享文章

微信扫一扫

参与评论
0
当前位置:首页 / 汉服报道 / 汉服知识 / 正文

汉服商城

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,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,仅管理员可见

汉服形制之上衣下裳!

投稿 三九2022/02/11 16:45:59 发布 IP属地:未知 来源:蜀风汉韵网 作者:蜀风汉韵网编辑部 135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

汉服形制之上衣下裳


相传,黄帝的妻子嫘祖养蚕缫丝,黄帝则造出了原始服装的形式,上衣下裳制!


“上衣下裳”——上穿衣下穿裳,裳即是裙。上衣下裳是华夏文明中服饰礼仪最早的服装形制之一,为汉服体系的第1个款式。

夏商周时期,中原华夏族的服饰形式贵族主要采用上衣下裳制,上衣的形状多为交领右衽,用正色,即青、赤、黄、白、黑等五种原色;下裳类似围裙的形状,腰系带,下系芾,用间色,即以正色相调配而成的混合色。平民服饰以小袖为多,衣长通常在膝盖部位,腰间则用条带系束。河南安阳出土的石雕奴隶主雕像,头戴扁帽,身穿右衽交领衣,下着裙,腰束大带,扎裹腿,穿翘尖鞋。这大体反映了商代服饰的情况。周初制礼作乐,对贵族和平民阶层的冠服制度作了详细规定,统治者以严格的等级服饰来显示自己的尊贵和威严。

9f23b87eb614cbf5564c69d3d2ea2484.jpeg


在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上衣下裳制是人们的主流服饰,但随着深衣等更多服饰形制的出现,上衣下裳在秦汉时期就开始逐渐退出主流舞台了。上衣下裳制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,衣裳的款式也逐渐变化,袖子日趋变大,形成大袖、祛袂款式,到了魏晋时期,袖也多变成魏晋风式的敞口了。上衣下裳制随着影响力越来越低,到了隋唐五代时,虽然还有,但已经式微了。


先秦

商朝时期,据考证,已出现上衣下裳制,分为常服和礼服。那时,袖较短,裳较窄。

西周时,常服仍以上衣下裳为主流。衣裳的款式不变,但逐渐变宽,且袖日趋变大,形成大袖、祛袂款式。
春秋战国时,常服、礼服依旧是上衣下裳制,日趋精美。大袖在此时只用做礼服。

秦汉





秦汉时,民间常服是上衣下裳制和深衣制(汉服体系中的第2个款式)并存,只不过深衣已逐渐代替上衣下裳成为主流。此时裳较之前朝更加宽大。

魏晋






魏晋风.jpg


魏晋时,常服中的上衣下裳装束已不受人们所宠爱。由于受一部分思潮影响,衣裳日趋宽大飘逸,袖也多变为魏晋风骨式的敞口。

隋唐




隋唐.jpg

隋唐五代仍有,但已式微。


看完这篇关于汉服形制之上衣下裳的内容之后,大家对于汉服的认识,是不是也变得更多了呢?欢迎留言评论!

PS:图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
已有0人点赞

二维码1.png

0条评论

 
承诺遵守文明发帖,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/3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