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至夏至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。斗指午;太阳黄经90°;于公历6月21~22日交节。夏至这天,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,几乎直射北回归线,此时,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。对于北回归
清明节,又称踏青节、行清节、三月节、祭祖节等,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。是中国传统节日,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,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。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,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,也是人们亲近自
二月二,龙抬头!二月二日新雨晴,草芽菜甲一时生,轻衫细马春年少,十字津头一字行。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,是民间俗称“龙抬头”的日子这天起,万物复苏春天真的来了!龙抬头(农历二月二日),又称春耕节、农事节、
二十四节气之雨水!雨水,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个节气,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至20日开始,到3月4日或5日结束。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,降雨量级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。俗话说“春雨贵如油”,适
元宵节,又称上元节、小正月、元夕或灯节,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,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。元宵节历史正月是农历的元月,古人称“夜”为“宵”,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,所以称正月十五为“元宵节”。根据
2022年立春的具体时间是2022年2月4日04:50:36,星期五,农历正月初四。立春,为二十四节气之首,又名正月节、岁节、改岁、岁旦等。。立,是“开始”之意;春,代表着温暖、生长。二十四节气最初是
大寒(二十四节气之一)大寒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。斗指丑;太阳黄经达300°;于每年公历1月20—21日交节。大寒同小寒一样,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,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。根据我国长
小寒小寒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,冬季的第5个节气,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与丑月的起始。斗指子;太阳黄经为285°;于每年公历1月5-7日交节。冷气积久而寒,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,它与大
冬至,又称日南至、冬节、亚岁等,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,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,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。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,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,在古代民间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讲法。冬至习俗因
大雪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,冬季的第三个节气。斗指癸,太阳到达黄经255度,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12月6-8日。大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起始,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。大雪节气与小雪节气一样,是反映
《二十四节气——小雪》小雪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,冬季第2个节气,时间在每年公历11月22或23日,即太阳到达黄经240°时。小雪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,它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。
霜降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,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。斗指戌;太阳黄经为210°;于每年公历10月23—24日交节。进入霜降节气后,深秋景象明显,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。霜降不是表示“降霜”,而是表示
重阳节,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,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。“九”数在《易经》中为阳数,“九九”两阳数相重,故曰“重阳”;因日与月皆逢九,故又称为“重九”。九九归真,一元肇始,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。
来源:蜀风汉韵网/寒露,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,秋季的第五个节气。斗指戊;太阳到达黄经195°;在每年公历10月7日-9日交节。寒露,是深秋的节令,干支历戌月的起始。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
立秋,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,秋季的第一个节气,于每年公历8月7-9日交节。廿四节气反映了四时“气”的变化,立秋是阳气渐收、阴气渐长,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。立秋,也意味着降水、湿度等,处于一
暑气分大小,从字面上来看,大暑占据了大。大暑,夏季最后一个节气。每年的公历7月22日、23日之间是大暑节气。与小暑一样,大暑也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,而大暑表示天气炎热至极。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是
“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”!这是一句流传在中国民间的俗话,不要小看这句话很普通,但是,却极好地概括了小暑与大暑的特征。小暑,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一个节气,夏天的第五个节气,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。每年7
端午节,又称端阳节、龙舟节、天中节等,源于自然天象崇拜,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。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,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;也有纪念伍子胥、曹娥及介子推等
小满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,夏季的第二个节气。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60°时为小满。小满后,天气渐渐由暖变热,并且降水也会逐渐增多,民谚有“小满大满江河满”的说法。小满,标志着炎夏
我们都知道,从古到今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美女,古人更用“沉鱼落雁,闭月羞花”这两个成语来形容姑娘的美貌。那么大家知道沉鱼落雁,闭月羞花,这两个成语其实是形容四位美女的故事吗?沉鱼描述的是西施浣纱的故事,战